無菌隔離器歷史由來
無菌檢查隔離器是一種垂直單向流的、提供局部classA級環境的、人機分離的空氣凈化設備;它廣泛應用于制藥行業中,在B級潔凈環境背景下創造A級的灌裝流水線環境。
在過去的30年中,隔離技術在制藥行業逐漸得到推廣,使制藥行業的生產技術有了巨大的變革。制藥行業采用隔離器操作技術主要有2個目的:一是保護產品免遭來自環境的污染,包括操作人員的活動所帶來的污染;二是保護操作人員,使其避免受到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和有毒物質的傷害。最初隔離技術引入制藥行業是從實驗室的無菌測試開始,并逐漸推廣到了大生產過程中。另外,隔離技術還用于最終產品質量控制的常規檢測方面,如無菌測試等。實現隔離操作的設備主要有限制進出屏障系統(RABS)和無菌隔離器(Isolator)。
其中,隨著新版藥典的實施和新版GMP要求的不斷發展完善,無菌檢查離器日益受到了國內制藥企業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版《中國藥典》增加了《9206 無菌檢查用隔離系統驗證指導原則》,這是中國藥典首次提到隔離器,隔離器在藥品無菌檢查中的應用已經成為趨勢。
進口無菌隔離器價格較為昂貴,基本在五百萬人民幣左右,而國產無菌隔離器雖然價格低廉,但行業還比較混亂,據儀器信息網編輯獲悉,國家藥典委員會正在研究相關行業標準,有望近日出臺。
無菌檢查隔離器采用物理屏障的手段將受控空間與外部環境互相隔絕的技術,通過袖套口進行安全的操作,為一種隔離。同時采用汽化過氧化氫滅菌技術(VHP),有效殺滅密閉空間內物品表面的微生物,對密閉空間內的空氣中及暴露的表面可達6-log。
除濕——使隔離器內的空氣循環通過除濕裝置,將隔離器內的相對濕度降低下來,使VHP滅菌效率高;
滅菌——輸入過氧化氫蒸汽,并保持隔離器內預期的濃度,保持VHP濃度在700PPM以上,并保持滅菌時間30min以上;
除殘留——停止輸入過氧化氫氣體,將滅菌系統切換到除殘留系統,使隔離器內的過氧化氫氣體循環通過催化器進行分解,降低過氧化氫濃度在10PPM以下,然后通過通風以達到殘留值不大于1ppm。
檢查工作狀態——系統切換至潔凈維持狀態,按設定的工作風速和艙內的正壓,自動變頻調節送風量、回風量、新風量,保持艙內潔凈度和正壓狀態,同時在線檢測工作區潔凈度,也可手動啟動浮游菌采樣。
9206 無菌檢查用隔離系統驗證指導原則
無菌檢查用隔離器是為產品無菌檢查試驗提供無菌環境的一種設備。封閉式隔離器不直接與外界環境相連,使用無菌接口或快速轉移通道進行物質傳遞,一般用于無菌檢查;開放式隔離器允許材料通過艙門進入,艙門內有一定的壓力阻止微生物的進入。物品可通過無菌傳遞進入隔離器,整個傳遞過程中可保持隔離器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完全隔離。隔離器內部能夠反復進行滅菌,內壁可用滅菌劑處理,以去除所有的生物負載,滅菌完成后,隔離器通過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或更高級別的空氣過濾器向其內部輸送潔凈空氣來維持內部的無菌環境。隔離器的使用從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員與實驗用物品的直接接觸,操作人員無需穿著專用潔凈服,而是通過隔離器上的操作手套或半身操作服對艙內物品、儀器進行操作。手套-袖套組件或半身操作服是隔離器艙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由柔軟的材料制成且與所采用的滅菌劑兼容。因此,使用隔離器進行無菌檢驗,可以避免實驗用物品和輔助設備被污染,提高了無菌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一、無菌檢查用隔離器的結構
隔離器一般是由不銹鋼、玻璃、硬質塑料或軟質塑料(如聚氯乙烯)建成。隔離器的結構一般包括:
1. 空氣處理系統
用于無菌檢測的隔離器應配備可截留微生物的高效空氣過濾系統(或更高級別的過濾系統)。靜態時,隔離器內部環境的潔凈度要求應達到我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現行版中A級空氣潔凈度的要求。當隔離器與外界環境有直接開口時,內部應通過持續足夠的正壓來維持隔離器內部的無菌環境。
2. 傳遞接口及傳遞門
滅菌后的培養基、稀釋液和實驗用品可以通過帶傳遞功能的滅菌器直接無菌傳遞到隔離器內。此外,不同的隔離器也可以通過專門設計的快速傳遞門(RTP)連接,以實現將實驗物品在兩個或多個隔離器之間進行無菌傳遞。RTP上未經滅菌的表面通過互鎖環或法蘭互相疊合,并通過密封圈封閉,從而防止微生物進入隔離器內。
3. 滅菌設備
滅菌氣體發生器與隔離器之間氣體管路的連接,應確保其密封性。在接近隔離器的部位,進氣與排氣管路上應分別安裝有閥門,當氣體發生器與隔離器的連接、分離或隔離器進行無菌維持時,進、排氣管路閥門應予以關閉。滅菌氣體應通過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進入隔離器內。滅菌結束后須對滅菌氣體進行排空,保證在進行無菌檢測前,隔離器內部的滅菌氣體濃度低于一定值,消除滅菌氣體對無菌檢測的影響。
4. 配套設備與輔助設施
隔離器內部安裝無菌檢查使用的配套設備與輔助設施,如無菌檢查過程中使用的蠕動泵、真空泵及連續環境監控設備,其運行不得對隔離器的內部環境造成影響,配套設備上的電機等關鍵部件及排氣口設計應置于隔離器的外部,以防運轉時產生的擾動氣流、排出的廢氣對隔離器的環境產生破壞,并防止其內部受到化學滅菌劑的腐蝕而產生安全隱患。
二、隔離器安裝位置的選擇
無菌檢查用隔離器安裝環境的潔凈度要求建議不低于我國現行GMP中D級空氣潔凈度要求,安裝隔離器的房間應限制無關人員出入。應保證隔離器安裝地點周圍有足夠的空間,以便于隔離器的移動、物品的輸送和正常維護。
為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與舒適性,安裝隔離器的房間內應能控制溫濕度。對于某些滅菌技術,溫濕度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隔離器應避免安裝在房間通風口直吹的地方,否則可能導致隔離器艙體部分區域被冷卻,從而造成滅菌過程中滅菌氣體在隔離器內壁局部冷凝。當采用對溫度敏感的滅菌方法時,隔離器房間的溫度應當是均一的。
三、隔離系統驗證
無菌檢查用隔離系統的驗證是保證無菌檢查所需無菌環境的必要條件,隔離系統驗證在完成安裝驗證后應定期進行以下驗證。
1. 操作驗證
證明所有報警功能均能按照設定的要求正常工作;證明 隔離系統可按設定參數值運行。
2. 隔離器完整性驗證
隔離器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應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通過泄漏測試來驗證設備完整性是否達到制造商的要求。為避免外來污染,正常操作時隔離器維持在正壓下,壓差范圍為 20~50Pa。應驗證隔離器在動態條件下維持正壓差的能力。同時,隔離器的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也需定期進行完整性檢測。
3. 滅菌驗證
隔離器表面、隔離器內的設備及進入隔離器的各種物料都應經過處理以降低微生物負載。用于隔離器、實驗物品的滅菌方法應能達到或超過使生物指示劑下降6個對數值的效果。可使用某種合適的、高抗性的生物指示劑來驗證。完全滅菌法應采用每單位106孢子數的生物指示劑,而陰性對照應該采用每單位孢子數不少于106孢子數的生物指示劑。使用合適數量的生物指示劑進行試驗可以從統計學上證明滅菌效果是可以再現以及滅菌劑的分布是否合適。尤其要注意那些滅菌劑濃度較低的地方。隔離器內物品和設備滿載時需要用更多的生物指示劑進行試驗。滅菌程序的確定要經過三次連續的驗證且能使生物指示劑下降超過6個對數值。
4. 滅菌循環驗證
運行一個滅菌循環,以確認滅菌循環各階段實際運行值與其設定值是否相符。
5. 隔離器內部潔凈度驗證
隔離器內部的潔凈環境應進行驗證,其懸浮粒子(靜態的)和微生物應達到我國現行GMP中A級空氣潔凈度的要求。
在滅菌氣體滅菌完成后,通過監測滅菌氣體的濃度,保證在無菌檢測前隔離器內的滅菌氣體殘留量低于可接受值。
6. 儀器儀表的驗證
需對隔離器配置的儀器儀表,比如H2O2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進行定期校驗。
隔離器一般還應進行日常驗證,如操作驗證、隔離器完整性驗證等。
當隔離器出現運行異常、艙體環境監控異常或變更運行程序、運行參數、無菌檢查隔離器安裝場地變更等應進行再驗證。再驗證應按照文件化的程序及規定的可接受標準實施。再驗證的結果應形成記錄并保存。
四、隔離器的應用
1. 包裝完整性驗證
隔離器常用的滅菌氣體在滅菌循環過程中不會穿透螺旋蓋試管、壓塞玻璃瓶、西林瓶、安瓿等密封完好的容器,然而,滅菌氣體對某些透析包裝物會產生不利影響,可能造成對微生物生長的抑制。操作人員應通過驗證試驗來證實暴露于滅菌氣體中的供試品包裝容器及無菌檢查過程中所用的器材、稀釋劑、培養基,不會由于滅菌氣體的滲透而影響供試品中低水平微生物污染的檢出。當滅菌氣體存在滲入產品容器、實驗輔助材料、培養基或稀釋液的潛在風險時,操作人員可采取適當的措施,如選用能夠耐受滅菌劑滲透的包裝材料包裝或將材料放入無菌的密閉容器中,以盡量減少滅菌劑進入包裝或向容器中滲透,但所采取的措施應避免造成滅菌不徹底。
在某種程度上,可通過降低滅菌劑濃度及縮短滅菌周期,來降低滅菌劑浸入包裝和容器內。
在進行無菌檢驗之前,通常使用滅菌劑處理產品包裝表面來減少進入隔離器的物品表面微生物的負荷量,在使用殺菌劑處理產品包裝時,應證明該過程沒有對存在于產品中的低水平污染的微生物造成影響,不會影響檢驗結果。建議用化學和微生物挑戰試驗來檢測包裝物對污染的抵制能力。經過隔離器全部的滅菌過程后,需進行殺菌劑抑制細菌和真菌情況的驗證[參照無菌檢查法(通則1101)]。
2.隔離器內部環境的無菌維持
隔離器內部環境在操作周期內的無菌維持需要經過驗證。隔離器內的微生物監控,可通過對滅菌后的第一天和無菌保持期的最后一天的采樣,并對采樣進行培養,通過周期性的采樣分析,可以實現隔離器內無菌保持情況的驗證。隔離系統出現故障或者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必須進行檢測。
隔離器內部表面可采用平面接觸碟、不規則的表面可采用拭子搽拭進行微生物監控,由于培養基殘留會使隔離器產生染菌的風險,因此,最好在檢驗完成后進行微生物監測,如果試驗中有培養基殘留,應清理干凈。
檢驗用具和樣品進入隔離器的過程最可能造成微生物的污染,所有進入隔離器內部物品的無菌驗證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墊圈應定期檢查,確保其完整,避免微生物的進入。手套和半身衣可能是另一個微生物污染源,尤其是用于處理無菌檢驗物品的手套,應當特別關注;選擇手套時應考慮手套的穿刺抗性、耐磨性及較好的觸感;試驗用的手套應保持其完整性,手套上微小的破損很難檢查出來,但使用時,在拉伸情況下,即可發現手套上微小的破損;用戶使用檢測儀對手套進行檢測時,檢測條件要盡可能與手套使用時的條件一致,微生物檢測可補充物理檢測,檢測時,將手套浸入0.1%的蛋白胨水溶液中,然后采用薄膜過濾法過濾0.1%的蛋白胨水溶液,取出濾膜進行培養,根據是否生長微生物判定檢測手套的完整性,本法可以檢測出其他方法檢測不出的泄露。
采用隔離器內部進行連續的塵埃粒子檢測,可快速檢測到過濾器的泄漏,也可使用便攜式的塵埃粒子檢測器進行周 期檢測,塵埃粒子檢測取樣不能對隔離器內部的無菌環境產生影響。
3. 無菌檢驗結果的解釋
隔離器內部空間及表面已經過高水平的滅菌工藝處理,操作人員與無菌檢查環境沒有直接接觸,而且系統的完整性經過驗證,因此,在功能運行正常的隔離器內進行無菌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概率很低,盡管如此,隔離器也僅是個機械設備,操作人員仍需遵循無菌操作規范。當出現無菌檢查試驗結果陽性時,應按照無菌檢查法中結果判斷的要求進行分析,并作出該試驗結果是否有效的判定。
4. 安全與培訓
操作人員在使用隔離系統進行無菌檢查之前,應接受特定操作規程、日常維護及安全等相關知識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內容及培訓考核成績應記錄在每個操作人員的個人培訓記錄中。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化學去污試劑貯存及安全注意事項的規定,應在隔離系統安裝地點的顯著位置張貼化學滅菌劑的材料安全數據表(MSDS)。在隔離系統使用前,需要對隔離器及相關設備安全性進行檢查并作好使用記錄。